译文
月亮在青天外有圆有缺,任凭东风常年吹拂。
谁在月中种了桂树,不见树枝长出月轮之外?
圆月升上广寒的天空,都说四海之内皆相同。
怎知千里之外的某处,没有雨落同时刮着风?
注释
盈缺:月圆为盈,月亏为缺。此指月亮。
青冥:青天。屈原《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
东风:春风。
万古:万是虚指,极言其久。
丹桂:桂的一种。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
出轮枝:枝干长出月轮之外。轮,指月亮。仲秋月圆圆如轮,故称。
圆魄:圆月
《中秋月二首》在《全唐诗》卷六三九张乔名下复出,题为《对月二首》。以风格判断,作者当为李峤。此诗无编年,从诗中使用“寒空”、“雨兼风”等清冷沉闷的字眼来看,可能作于作者被贬滁州之时。悲愤出真诗,此诗借月言理很可能与作者联想到自己“昨天日出今朝雨”的仕途遭际有关。
参考资料:完善
这是抒写诗人由中秋望月而产生的思考的两首小诗。出语平实,明白如话,以疑问句式发人深思是其显著特点。第一首诗中,诗人面对中秋明月,没有歌颂它的清澈明亮,也没有徒发“月圆”而“人不团圆”的人生感慨,而是将其思想的触角伸向大自然的波谲云诡,希图从中探究其个中变化的深层奥秘。这是一个独特的艺术视角,而这也就决定了这首诗不同凡响的艺术风格。
首句写月亮所处空间位置及其盈缺变化,诗人由眼前中秋月的盈满圆朗追想到此前和此后月亮的残缺损亏。而这种“盈缺”变化竟能发生在远不可测的“青天”之外,究竟是受什么力量所驱使,这一问题既使诗人高度兴奋,也使其深深的苦闷。次句紧承首句,通过对青空之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