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上辞母坟

陈去疾 陈去疾〔唐代〕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盖山头映射在落日余晖下,黄昏时我独立林中,只有几只鸟儿归宿窝巢。
在母亲坟墓前祭奠几滴白酒,止不住泪水流了下来,再也听不到母亲叮嘱我早早回家的声音了。

注释
丁宁:叮咛,反复地嘱咐。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陈去疾离家西入长安。离家外出,亲人叮嘱,时刻不忘。但诗人的母亲已故去,他临行前祭坟辞行,滴酒洒泪,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许斌著. 文学史摷微[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5:170.
2、 李乡浏,李达著. 福州地名[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51.
3、 费振刚选注. 泪千行 中国历代怀亲诗[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8:98.

赏析

  游子辞母,已属悲哀,但犹为可悲的是无母可辞,唯有辞坟。这首小诗所抒发的,便是诗人拜别母坟,西上宦游时的心情,感情凝重哀痛,催人泪下。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前两句写景,描述祭坟时的环境氛围:日影黯淡的黄昏,林木繁密的山头,偶尔传来归宿的飞鸟的鸣叫。首句不描述母坟的状况,只以“日影微”概括出整座坟山的暮景,黯淡的场景渲染出一片肃穆哀伤的情绪,一个“微”字让人倍感萧瑟凄然。次句承上,写诗人久伫坟前,直至飞鸟几乎全都返回巢里。“宿禽稀”,不但表现了暮色的加浓,而且更由时间的推移中,反映出诗人的“独立”之久和对亡母的怀念之深。

  “林间滴酒空垂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西上辞母坟》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将离家远行,临行前告别母坟,滴酒洒泪,祭奠母亲。黄昏时分独立高盖山头,但见景物苍茫凄凉,却再也听不到母亲叮咛早归的话语,表达了诗人对亡母的深切怀念和失母之痛。全诗感情基调紧扣肃穆的氛围,文字简洁通俗,辞意鲜明,有情有景,生动感人,其间朴素、深挚,母亲之爱与母子之情皆自然流出,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陈去疾

陈去疾

陈去疾(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字文医,[唐]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举进士及第。历官邕管副使。去疾所作诗,今存十三首。(见《全唐诗》) 12篇诗文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使至塞上

王维 王维〔唐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董大二首

高适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甫吟

李白 李白〔唐代〕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